孩子考試焦慮怎麼辦?
對於孩子的學習,家長們總是時時關注、事事關心的,那麼家長們是否有注意到您的孩子有以下現象呢:
1、學習很刻苦,成績卻不太理想。
2、每逢考試他(她)都很拼命,開夜車是常事,考試後又常因成績不好而懊惱不已
3、每次考試前,總是不想吃東西,吃下去的全吐了。
4、晚上睡不好,總在想白天的考試;早上很早就醒了,也不敢多睡,早早起來看書。
5、看書的時候,越看越覺得很多內容都沒記住,心慌得厲害,腦子也不聽使喚了······
假如,您的孩子有上訴類似的症狀,那您就要注意了,您的孩子很有可能考試焦慮了。那該怎麼辦呢?家長們先不要著急,接下來我們將慢慢瞭解並學習如何來解決孩子的考試焦慮問題。
※ 什麼是考試焦慮?
考試焦慮是因考試而起,但不因考試而終。考完試不意味著考試焦慮就會自然消失。它不僅會出現在考試前、考試中、考試後,如果放任這種焦慮情緒,將其置之不顧,便會惡化產生更為嚴重的焦慮症。很多學生,無論是面對階段性的測驗,還是期中、期末考試,特別是即將面臨的升學考試,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對考試產生的緊張情緒,身體感覺不適,如莫名的煩躁不安,食欲、睡眠不好,而且越臨近考試,這種緊張感覺越強烈,有些學生甚至會出現呼吸緊張、心悸、兩腿發軟、手腳冰涼等症狀,這在心理學上稱為“考試焦慮症”。
※ 考試焦慮者的表現
心理異常
緊張、擔心、恐懼、憂慮、注意力差、記憶力減退,學習效率下降,情緒抑鬱、缺乏自信和學習熱情,過度誇大失敗後果,常有大難臨頭之感。
軀體異常
失眠多夢、頭暈頭痛、噁心嘔吐、面色蒼白、四肢發涼、胸悶氣短、食欲減退、腸胃不適,頻繁小便等。
行為異常
拖延時間、逃避考試、坐立不安、怕光怕聲,考試時思維混亂,手抖出汗,視力模糊,常草草作答,匆匆離開考場。
症狀表現
焦慮、心慌、失眠多夢、食欲減退、腸胃不適、記憶力衰退。影響其社會功能。
※ 考試焦慮的危害
焦慮本身是一種適應性的情緒,是個體在面對危險時進行的一種身心準備。考試焦慮作為焦慮的一種形式。也具有其適應性意義,並非只有消極作用。例如,有研究者認為,適度的考試焦慮對於學業成就有促進作用,考試焦慮過高和過低都不利於學習。因此,我們應該接納適度的考試焦慮,避免過度的焦慮。
過度的考試焦慮不但會使學生考試發揮較差,還會對其身體和精神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。
首先,過度的考試焦慮會干擾考生的認知過程。
高度的考試焦慮常常會導致注意被分散和阻斷,回憶被干擾,思維也遭到瓦解,導致原本會的都變的不會,明明能拿到的分數卻失之交臂,導致考試不理想,不良的考試成績又會回饋強化,加劇考試焦慮,形成一種惡性循環。
其次,危害心理健康
神經活動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。心理上產生苦惱、煩躁、無助、擔憂等情緒體驗,有時也會產生膽怯,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心理。
第三,高度焦慮還會影響身體健康,降低身體免疫機能。
高焦慮常常會導致考生一系列的生理髮應,如心慌、出汗、頭昏、失眠、厭食,尿頻等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現象。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眼花耳鳴,頭昏腦漲,注意力無法集中,思維處於僵滯停頓狀態。
※ 考試焦慮是如何發展成為學習障礙的?
知道了考試焦慮的危害,各位家長和學生肯定開始緊張了“那該怎麼辦呢?”別急,光知道危害還不夠,我們還要瞭解考試焦慮是怎麼來影響孩子學習的,我們才能抓住關鍵,來解決它。
1、情緒上的惡性循環——我應付不了
當學生面臨學習難題,特別是在考場上遇到難題的時候,往往會感到巨大的擔憂、挫折、焦慮等情緒湧上心頭。這時,有些學生就會感到“這種狀態我無法學習!”“這種狀態我在考場上一道題也做不了!”於是,就真的什麼也做不了了。實際上,他們是被自己的不良情緒給嚇倒了!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:遇到難題就會產生更強烈的不良情緒,然後無法學習或考試,發展下去,一學習(或考試)就害怕遇到難題,一感到害怕就無法學習(或考試)。學習和考試就會受到嚴重的干擾。
2、心理上的惡性循環——錯誤的思維觀念
發生嚴重考試焦慮的學生,都存在過分誇大考試失敗的可能性和低估自身的能力和水準的問題。這種錯誤的思維觀念使他們面臨的壓力不斷高漲,尤其是在焦慮對學習和考試過程造成不良影響時,他們會進一步堅定自己能力不行的觀念,從而形成心理上的惡性循環。
3、行為上的惡性循環——逃避
當人感到害怕的時候,產生的自然反應之一就是逃跑和躲避。很多學生在學習遇到難題的時候,會選擇或明或暗的逃避行為,走神、藉口休息或者出工不出力。長此以往,每到學習這科或者學習這部分的時候,就會有抵觸情緒,不斷拖延複習計畫,甚至一想到這部分學習內容就頭痛,逃避行為的惡性循環就形成了。
※ 如何緩解考試焦慮?
瞭解了考試焦慮的危害,明白了考試焦慮阻礙學習的原理,那麼我們就能對症下藥,開始解決難題了。
方法一: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,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
我們國家的孩子在學習上更多的是抱以“要我學”的想法,學校裡是父母老師要我學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科學,課外時候是父母要我學美術、書法、鋼琴等等,總之都是:“是爸爸媽媽要我學的啊”。只有很少部分學生是報以“我要學”的想法,而擁有這種想法的學生幾乎都是班裡的佼佼者,因為他們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。
當然,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還不夠,關鍵制勝點是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。另外有關調查表明,只有46%的學生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,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,或學習方法不當。而有學習計畫的學生也僅占四分之一,缺乏計畫和學習方法不當的人固然難以對學習樹立起信心,心理有一種預期的緊張,對未知的考試結果過分擔心、期望和關注。在這種心理支配下,自我調控能力下降,自信心不足,心理總處在一種恐懼和緊張焦慮中。因此,掌握主動學習法,有組織、有系統、有條理的進行學習,掌握這種啟發式的學習方法,做學習的主人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
方法二:自信訓練
考試焦慮的產生往往與消極的自我暗示有關。增強自信是治癒考試焦慮的必要前提。在心理學上,挺胸抬頭步伐快對提高自信有暗示作用,可以無意識地建立信心;多想過去考試成功的事,這也有助於提高自信;多聽一些振奮人心的音樂對提高自信心也是很有幫助的。
方法三:端正考試動機,正確評價考試成績及其意義
在目前升學、就業都需要通過考試成績來選拔的社會中,考試成績在學生心目中無疑佔有很重要的位置,它不但會影響到考生的升學就業,而且會影響到家庭、學校、社會對考生的評價,把考試視為決定自己終身命運的“生死戰”,認為考不好就沒有前途的考生,肯定會背上過重的思想包袱,成天提心吊膽,害怕失敗,而不能專注於學習本身。一旦考生改變了思維的刻板性,認識到成才道路的多管道性,考試焦慮是會降低的。
方法四:調整期望值,培養良好的個性
期望值是自我確立的結果能達到的預期值和目標,它是影響學生考試焦慮的重要因素。期望值是否適度,直接影響考生的動機程度,情緒狀態和品質,也直接影響考生的動機程度,情緒狀態和品質,也直接影響考生臨場水準的發揮。研究表明:過高的期望值會給學生造成較強的心理壓力。因為目標訂得太高,超過了自身的實際能力,就會在活動中擔心沒有實現的把握而失去信心,同時,也會使考生在考前過分擔憂而分散注意,因此,適當調整期望值,切合實際地提出目標和期望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方法五:培養學生應試技巧
首先要瞭解自己的知識水準,制定並完成好複習計畫,而且要調整好競技狀態,把自己的心理調到最佳應試狀態。有些考生平時不按計劃學習,基本功不扎實,複習時間分配不合理,準備不充分,臨考前拼命地臨陣磨槍,夜以繼日,加班加點,而真到考試時卻已經疲憊不堪,怎能發揮出最佳水準呢?
應試的技巧: (1)要穩定情緒,全身放鬆;(2)在答題前要流覽試卷,統觀全域;(3)回答每道題前,一定要認真審題,理解題意;(4)排列好答題順序,貫徹先易後難原則;(5)統籌兼顧各題,恰當分配答題時間;(6)不忽視任何細節;(7)注意克服定勢的干擾;(8)先求正確,再求速度;(9)考試時能做一點就做一點,增加一分也好;(10)做選擇題時只要不倒扣分,儘量給出猜測選擇;(11)合理使用時間,不要提前交卷;(12)考完退場後,不要急於對答案
方法六:做好體能和心理準備
有不少考生在考前拼命複習功課,作息時間顛倒,生理功能紊亂,睡眠不足,缺乏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,一門心思想在考前多往腦中灌些東西,致使大腦過度疲勞,體能下降,精力不濟,頭暈,失眠,食欲不振。所以,考生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和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,而且考生要適當多吃些富含蛋白質,維生素的食物,如肉、魚、蛋、牛奶、新鮮蔬菜、水果等,以保證有充分的體力,同時也要避免高脂肪,高蛋白等營養品的過量攝入,造成消化不良和腸胃功能紊亂,體能不僅沒有增強反而下降。
方法七:做好物質準備
在考試的前一天晚上,就應該準備好准考證、文具用品、交通工具、手錶等,避免由於物質準備不足誘發考場上的焦慮。
總之,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、堅定的信念,崇高的理想、明確的學習動機、積極的學習興趣、開朗的性格、頑強的意志、良好的情緒等都有利與克服考試焦慮,而且考試焦慮並不可怕,只要對考試有正確的認識,考前做好充分準備,學會自我調節的方法,考試焦慮是可以調適的。